top of page

半世紀的流金風華:張春長雞肉店

#花蓮菜市仔人物專訪-張春長雞肉店 / 重慶市場

#復興市場

文_洪子玄 攝影_李德茂、洪子玄

IMG_9492.JPG
不一樣的中元普渡

 

今年的農曆七月很不一樣。

 

隨著全球COVID-19疫情蔓延,以面對面買賣為主的傳統市場買氣也受波及。黯淡數月的市場氛圍,終於在三級防疫警戒解除、家家戶戶開始置辦中元普渡菜色的當頭,逐漸復甦。

 

「現在鬼月,大家拜拜,求個安心啦!」

 

位於花蓮復興市場的張春長雞肉店,也正為普渡的訂單忙碌著。

 

「七月中、春節,大家要拜拜啊,都是我們的大月。」老闆娘阿嬌姊手上,白斬全雞一盤接過一盤,封膜一拉、一撕,身後的工作檯,便逐漸長滿金黃油亮的雞。

 

「七月疫情的關係吼,你就是不能全部進企拜,要一團一團地進,不能擠在一起。昨天我就做了六十多桌!」說到普渡,她一掃往日愁容,指著大盤子邊的寺廟標記,話音裡多了幾分活力:「做有信用啦!寺廟拜拜的時候就會來訂。」

 

「有的說好兄弟要拜公雞,公的就是"老大公"啦!有的是說有誠意就好。各家信仰、個人喜愛都不一樣。」

IMG_9482.JPG
白斬雞的滋味

爐上大鍋蒸氣未散,打開鍋蓋,泛著金色油光的濃郁香氣撲面而來。

 

「那個高湯吼,拿回去煮什麼都香。你看剛才一個大姊提袋子來裝,就是附近麵店的老闆。」

 

「我們煮這個雞,沒在放味精的。都用兩瓶酒和一顆檸檬下去,那個雞肉本身的甜味就會自己出來。」嘴上聊著,阿嬌姊的手裏又變出一盤雞:「成本貴是貴......阿就比較好吃阿!老人家都說,自然就是讚啦。」

 

三兩客人來到攤前預訂要拜拜的雞,張大哥連忙轉身往牆上日曆寫劃。大大的麥克筆字註記著每位客人的需要,阿嬌姊說,日曆就是他們的訂單簿。每天一早撕日曆,是一天的開始,也好確認一天的工作。

 

「以前忙的時候,一天要煮到一百多隻哦!現在外燴的單很少了。以前年輕真的很多,十多年前是每天都有咧。」時代輪轉,人們的飲食習慣在改變,菜市場的生態,也默默流轉:「現在有人訂貨我們就很高興啦。」

DSC00183.JPG
跑在童年裡的雞

「我們十五六歲的時候,要出去做工啊。阿賣活的雞,以前我們那個時候拿秤,一桿一桿的秤仔,你有沒有看過?就是拿那個秤仔,一家一家去賣。」

 

「我做這麼多年厚,你那個雞活活在跑,哪隻好吃、哪隻不好吃,一看就出來啦。」務農人家的孩子,自小跟著大人下田、上街,豐富的農務經驗建構了阿嬌姊的童年記憶,也為兒時娛樂彩上鮮活。被雞追著跑、鴨子搖搖擺擺一路跟,都是常有的事:「以前小時候踢毽子,看到那個公雞尾巴毛很漂亮,就給他抽起來做毽子!」

 

「我20歲嫁過來,在市場做差不多......55年囉!我老公他們是養鴨人家,七個兄弟都在花蓮的菜市場,復興阿、黃昏啦......賣雞賣鴨都有。還有一個賣豬肉的最大。」

 

IMG_9506.JPG
菜市場的黃金歲月

「現在小孩子都外縣市賺錢去了。市場多了、大賣場也多,人卡分散啦。」過去花蓮火車站就在舊稱「綜合市場」的復興市場旁,那是人潮絡繹的黃金年代:「現在的復興市場跟以前差很多。以前喔,差不多7點,好多人就在排隊了,傳統家庭媽媽都醒很早。」

 

「那時憲兵隊會派阿兵哥來買菜,一買就一個團、一個連。噢!一次都要好多雞,你就要給他剁剁剁剁地加工。」軍隊團饍帶來的龐大商機,在採購法修法後,漸漸淡出傳統市場。「現在都用標案的,很競爭,我們就沒去標了。」

 

「年輕很會做啦!現在年紀大了,做來運動。要活就是要動啦!」

 

bottom of page